【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的出处】一、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古诗名句,常被用来表达深切的思念之情。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晏殊的《玉楼春·春恨》,原句为“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该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与离别的愁绪,抒发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无限思念。
此句之所以广为流传,是因为它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人类情感中最深刻的部分——相思之苦。尽管时间有限,但思念却可以无穷无尽,这种对比手法极具感染力。
以下是对该诗句的出处、作者、原文及赏析的整理: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句子原文 |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
出处 | 唐代 晏殊《玉楼春·春恨》 |
作者 |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人,北宋著名词人 |
原文全篇 |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雁高云远,烟水茫茫,何处是归程?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
诗词背景 | 此词描写春日离别之愁,抒发对远方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
诗句含义 | 即使天涯海角也有尽头,唯有相思却无边无际,表达了深切的思念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表达对亲人、恋人或朋友的深切思念,也可用于文学创作中增强情感色彩 |
流行程度 | 广为流传,成为千古名句,常见于诗词选集和现代文学作品中 |
三、结语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不仅是一句优美的诗句,更是古人情感世界的写照。它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深沉的情感,令人回味无穷。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这种对“相思”的描绘始终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