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外桃花三两枝全诗】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是苏轼为好友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题诗,描绘了初春时节江边的自然景色,语言清新明快,意境优美。
全诗如下:
> 竹外桃花三两枝,
> 春江水暖鸭先知。
> 蒌蒿满地芦芽短,
> 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还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容、结构和表达方式,以下是一份详细的分析表格。
二、内容分析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诗名 | 《惠崇春江晚景》 |
作者 |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
创作背景 | 为好友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题,描绘初春江边景色 |
诗歌体裁 | 七言绝句 |
诗句内容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诗意解析 | 1. 桃花初开,暗示春天来临; 2. 鸭子感知水温变化,体现自然规律; 3. 蒌蒿、芦芽生长,表现季节更替; 4. 河豚即将洄游,预示春意正浓。 |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画面感强,善于捕捉细节,富有生活气息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以及对自然变化的细致观察 |
文化影响 | 成为描写早春的经典之作,常被用于教学和文学欣赏 |
三、结语
“竹外桃花三两枝”不仅是苏轼诗作中的经典名句,也代表了宋诗中写景抒情的高超技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这首诗至今仍广为传诵,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