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夏,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腹腔引流管的护理记录单怎么写,腹腔引流管的护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腹腔引流管是病人行腹部手术时,医生根据手术需要,在腹腔内手术野的下方放置橡皮引流管,目的是将术中术野处的渗出液从腹腔内利用压力高向压力低处流的原理,将引流液引出,以减少渗出液毒素的吸收,防止腹腔脓肿,同时观察有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1 腹腔引流管常见放置部位 膈下引流管用于胃肠穿孔修补术后、肝右叶切除术后、肝破裂修补术后,膈下脓肿清除术后,引流管多放于膈下;胆囊窝引流管常见于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探查、胆肠吻合术后;肝部分切除术或胆囊切除放置在肝下引流;肠道手术、弥漫性腹膜炎置于结肠旁沟;坏死性胰腺炎引流管放置胰周。引流管放置位置应低于需引流的位置。
2 护理
2.1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2.1.1 保持引流管通畅
妥善固定,避免扭曲、受压或折叠,特别是防止引流管脱出,注意巡视病房,观察引流管的情况,经常性挤捏引流管,防止管道阻塞。指导病人变换体位时,注意调整引流管位置,避免牵拉及误拔引流管[1]。
2.1.2 密切观察引流液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色、性质、量、味,准确记录24 h引流量,在术后早期(6 h),重点观察引流液色和量,便于及早发现术后腹腔内出血,术后第1天若出现引流液为大量胆汁,同时伴有黄疸,提示肝外主胆管损伤;若引流液过多,同时含有大量食物残渣,提示腹腔内脏损伤,伴有化脓性感染征兆。
2.1.3 防止逆行感染
每日更换引流袋,更换时严格无菌操作,注意保持引流装置的密闭性,防止感染,同时方便病人活动。更换时用消毒钳夹闭引流管后再更换,防止因操作不慎,致引流液倒流引起逆行感染。
2.1.4 注意引流管的有效冲洗
腹部手术较大者,医生根据术中情况一般放置双套管引流,进行腹腔冲洗,以保持有效引流和局部干燥。保持有效冲洗:即一般在术后第1天,同时引流管的放置位置恰当。冲洗并负压吸引时,管道负压不宜过高过低,通常在0.02 kPa~0.04 kPa之间,过低效果不好,过高容易引起腹膜出血,加重病情,冲洗时根据医嘱调整冲洗速度,注意观察腹部情况:有无腹痛、腹胀现象,出现上述症状,提示管道阻塞,通知医生及时处理,达到有效冲洗的目的。
2.1.5 拔管指征
一般腹腔引流管放置2 d~3 d,以无引流液作为拔管指征。双套管引流,以冲洗颜色清亮,无坏死组织流出,先拔出一部分,继续观察,停止冲洗1周,观察无引流液流出,行腹部B型超声检查,病人各项体征正常,无积液即可拔管。
2.2 从引流液中观察并发症
2.2.1 胆漏
多见于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术病人,缝扎不结实或是术中损伤未及时发现,胆漏发生时,由于胆汁的作用,致腹腔引流液呈金黄色或墨绿色,出现化学性渗出液所致的腹痛、腹肌紧张、发热等症状。
2.2.2 出血
术后当天或次日多见,一般术后正常引流液为暗红色,手术当日和次日稍多,并逐日减少,若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红色引流液,且引流管手摸可感触到温热,提示腹腔内有活动性出血,尽快报告医生处理,并做好再次手术准备。
2.2.3 肠漏
胆肠吻合术后、十二指肠切除肠吻合术后病人,结肠旁的引流管是防止结肠吻合口的肠漏,主要观察有无粪便类的臭味或渗出物,肠外瘘早期表现为从引流口处流出较稀薄的肠内容物,注意保持胃肠减压管的通畅,以减轻吻合口的压力,防止压力过高致吻合口裂开发生肠漏。
2.2.4 胰漏 胰腺疾病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人手术创伤大、时间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高,胰漏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术后通常在胰周放置引流管,正常引流液应从胰管引流管流出,若腹腔引流管流出透明、清亮的液体,提示有胰漏发生的可能,及时报告主治医生处理。
2.3 落实好基础护理
2.3.1 保护引流管周围皮肤
在引流管周围皮肤涂一层氧化锌软膏,防止含有腐蚀性渗液的损害,每天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防止伤口皮肤感染。
2.3.2 落实生活护理满足基本需要
禁食期间每日为病人行口腔护理,每日2次,会阴冲洗每日1次,留置尿管行膀胱冲洗,每日1次,为病人洗头、擦澡,每周1次,满足病人的基本生理需要。
2.3.3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术后3 d内观察重点:血压、脉搏、尿量,当腹腔内有出血时,脉搏可能出现细数快弱,出血增加到一定量时,病人烦躁、出现血压下降、尿量明显减少,提示可能腹腔内有出血,应立即通知医生,必要时再建立另一静脉通道,利于快速输血或用药。
[5]佚名.浅谈腹腔引流管的有效性护理. 中国科教期刊学会 http://www.ccclw.cn/yxyy/html/?135818.html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