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互动 > > 正文
2023-10-23 21:57:06

理性人不会以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理性人)

导读 大家好,我是小夏,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理性人不会以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理性人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理性人...

大家好,我是小夏,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理性人不会以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理性人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理性人”概念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但是经济学界对于这个至关重要的概念本身并不是一清二楚,很多时候莫衷一是。

2、不少人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界定“理性人”,但常常发生误解。

3、 对“理性人”概念的常见误解有如下几种。

4、 第一,   把理性人误当作只追求金钱之利的货币拜物教者。

5、 尤其是习惯于把“经济人”和“理性人”当作同义词并行使用的人,更容易产生这种误解。

6、理性人的概念比经济人概念要宽泛得多,前者完全基于行为科学,后者则主要局限于经济学,且心理学基础不扎实。

7、 理性人的行为动机具有相同的原则,即趋利避害。

8、这里的“利”和“害”是广义的,并不局限于追求金钱之利。

9、理性人决策的原则是“利益最大化”(或损失最小化)依据是综合的“利”和“害”,而不是单项的利害分析。

10、 例如一个人在亲情和金钱之间非此即彼地选择了亲情,那是因为在他看来“保有亲情丢且金钱”比“保有金钱而丧失亲情”具有更大的利益。

11、他这种选择同样是理性的。

12、 有些企业家把自己的金钱用于慈善事业,这也是一种理性行为,在慈善家看来,慈善家名誉的价值要高过他所付出的金钱的价值,所以他虽然丧失了金钱去做慈善,还是趋利的行为。

13、 产生这种误解的人往往是客观价值论者,没有认识到价值是个人主观性,每个人评价事物的价值观都是他个人的,他个人认为值才会去做,并不是他人认为值他就去做。

14、 理性人概念适用于交换的双方,而不是只适用于以货币增殖为行为目标的厂商。

15、 第二,误把理性人当作精于算计的聪明人。

16、 一个人理性与否,和他的智力没有关系。

17、当然,如果智力水平超出了正常范围如一个实足的傻子,那就谈不上理性人这个问题了。

18、理性人首先是一个正常的人,在正常人的范围内,理性与否和聪明程度没有关系。

19、把理性人与老谋深算运筹帷幄等同,是一种误解。

20、 很多人智力一般(正常的、平均的水平),对计算谋划并不擅长,不攻于心计。

21、有人只有简单的计算技能和分析水平,大多数人不能够象现代经济学家那样具有高等数学素养,很多人甚至是文盲。

22、还有很多人天生对账务不感兴趣,对理财缺乏意识。

23、但是并不能因此说这些人都是非理性的。

24、正常人之所以被视为“正常”,只是因为其行为背后有一个符合逻辑的动机,而不是因为他善于计谋精于计算。

25、 第三,误把理性人视作为损人利己者。

26、 不少人把“经济人”当做是一个损人利己的角色看待,这同样是错误的。

27、理性人是趋利避害者,所趋之“利”所避之“害”都是根据其自己的价值判断得出的评价结果,因此也可以说理性人一定是自私的。

28、 然而,自私不等于要损人。

29、自私是目的,损不损人只是手段差异。

30、要达到利己目标,既可以损人利己,也可以互惠互利。

31、而且互惠很多情况下更容易产生互助效用,更容易创造出“人和”的成事环境,更有利于达到利己的目标。

32、 第四,把理性人误解为冷静处事的人。

33、 处事冷静沉着或者果断激情,这是一个人的性情问题。

34、说一个人冷静,那是褒奖,贬低他的人也可以用“办事拖拉”“胆小如鼠”“优柔寡断”“一脚踹不出一个屁来”来形容;同样,“果断”的贬义说法叫做“冲动”“博傻”“二杆子”。

35、所以冷静与否和理性人的概念也没有关系。

36、 在投资领域有所作为的人基本都是富有冒险精神工作有激情的人,不能因为他们工作有干劲有激情敢于表达意见就说他们是缺乏理性的人。

37、投资于创业板的人也都是敢闯敢干的人。

38、热衷于“风投”的人并不是爱冲动和欠思考的非理性人。

39、 第五,把理性人误解为行为合法的人。

40、 行为合不合法,是一个群体的价值判断问题。

41、而理性人的行为只会受控于自己的价值判断。

42、从事在法律角度看来违法的行为,并不等于不理性。

43、反过来,理性的行为并不等于不违法。

44、例如一个人蓄谋杀人,明知犯法,但他还是有准备有步骤地实施了这个行为,其杀人行为与杀人动机有逻辑关系的一致性,因此,这种行为依然是理性人的行为。

45、 理性人概念不属于道德和法律的范畴。

46、 如果把“理性人”同什么主义挂钩,则更是一种误解。

47、 第六,把理性人误解为一定可以达到其目标的人。

48、 有动机有行动,但是并不等于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49、军队要攻占某个高地,有这个目标,也采取了进攻的行动,但不等于就一定可以攻下这个高地。

50、我们不能因为高低没有攻下,就说进攻是非理性的。

51、杀人未遂,不等于杀人的过程缺乏理性。

52、 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也有看走眼的时候,我们不能根据巴菲特持有股票的价格的价格涨跌来判断巴菲特当初的投资决定是否理性。

53、 投资结果的成败和投资行为的理性与否没有关系。

54、当初决策的理性与否不是由事后诸葛们根据结果来评价的。

55、 第七,误把“理性人”当作一个人的永久角色。

56、 理性与否是一种精神状态,这种状态是可以变化的。

57、在做某件事的时候是理性的,不等于做所有事情时都是理性的。

58、同样,有时不理性,不等于永远不理性。

59、现实当中即使是正常的人也有偶尔丧失理性的时候,只是作为经济学的对象来说,经济学家把这种情况排除在外,或者说假定所研究的对象永远理性。

60、 判断一个人是否理性,是一个医学问题,不是经济学问题。

61、非理性的状况属于医学界的研究范畴,医学界研究非理性人的目的是为了恢复其理性,使其恢复到能够让经济学将之当作研究对象的正常人状态。

62、做理性裁判的是医学家,是法医,不是经济学家。

63、裁判裁决之后,经济学家把其中的理性人(当然是绝大多数人)拿来作为对象加以研究就可以了。

64、 也就是说,不是没有非理性行为存在,而是经济学只研究人类行为当中的理性部分。

65、经济学只有研究正常人才有意义。

66、经济学因此也可以称为“理性人经济行为学”。

67、 脱离了“理性人”假定,经济学将无所适从无法展开,但也恰恰是因为理性人假定,让经济学极大地缩小了施展的空间。

68、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理性人”是经济学的基础,也是其终结者。

69、那些把经济学变成无所不能的显学的人,多是把“理性人”概念抛在脑后的人。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