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如何计算】在测量学和数据处理中,算术平均值是常用的一种统计量,用于减少随机误差的影响。然而,为了评估这个平均值的精度,我们需要计算其“中误差”,即衡量该平均值可靠性的指标。本文将总结算术平均值中误差的计算方法,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展示。
一、基本概念
- 算术平均值(Mean):一组观测值的总和除以观测次数。
- 中误差(Mean Error):衡量一组观测值或其平均值的精度,通常用标准差来表示,但在某些情况下也称为中误差。
二、中误差的计算步骤
1. 获取原始观测数据
假设我们有 $ n $ 次独立观测,记为 $ x_1, x_2, \dots, x_n $。
2. 计算算术平均值
$$
\bar{x} = \frac{1}{n} \sum_{i=1}^{n} x_i
$$
3. 计算各观测值的真误差
真误差为每个观测值与平均值之差:
$$
v_i = x_i - \bar{x}
$$
4. 计算中误差公式
对于单个观测值的中误差(即单位权中误差),公式为:
$$
m = \sqrt{\frac{\sum v_i^2}{n - 1}}
$$
5. 计算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
M = \frac{m}{\sqrt{n}}
$$
三、总结表格
| 步骤 | 内容 | 公式 |
| 1 | 获取观测值 | $ x_1, x_2, \dots, x_n $ |
| 2 | 计算算术平均值 | $ \bar{x} = \frac{1}{n} \sum x_i $ |
| 3 | 计算真误差 | $ v_i = x_i - \bar{x} $ |
| 4 | 计算单位权中误差 | $ m = \sqrt{\frac{\sum v_i^2}{n - 1}} $ |
| 5 | 计算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 $ M = \frac{m}{\sqrt{n}} $ |
四、注意事项
- 中误差越小,说明观测值越集中,平均值越可靠。
- 当观测次数 $ n $ 增大时,平均值的中误差会减小,表明精度提高。
- 若观测值存在系统误差,则中误差不能完全反映真实精度。
五、实际应用举例
假设对某段距离进行了5次观测,结果如下(单位:米):
| 观测值 $ x_i $ | 真误差 $ v_i $ | $ v_i^2 $ |
| 100.1 | +0.02 | 0.0004 |
| 99.9 | -0.18 | 0.0324 |
| 100.0 | 0.0 | 0.0000 |
| 100.2 | +0.22 | 0.0484 |
| 99.8 | -0.28 | 0.0784 |
计算过程如下:
- 平均值:$ \bar{x} = \frac{100.1 + 99.9 + 100.0 + 100.2 + 99.8}{5} = 100.0 $
- 真误差平方和:$ \sum v_i^2 = 0.0004 + 0.0324 + 0.0000 + 0.0484 + 0.0784 = 0.16 $
- 单位权中误差:$ m = \sqrt{\frac{0.16}{5 - 1}} = \sqrt{0.04} = 0.2 $
- 平均值中误差:$ M = \frac{0.2}{\sqrt{5}} \approx 0.089 $
通过以上步骤和示例可以看出,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能够有效反映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是工程测量、科学实验等领域中重要的精度评价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