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太常引是这首词的】一、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属于“太常引”这一词牌。该词写于中秋之夜,地点在建康(今南京),是作者为友人吕叔潜所作。全词借中秋明月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太常引”是词牌名,又称“太常引子”,源于唐代乐曲,宋代常用此调填词。辛弃疾以此调写景抒情,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他豪放中见沉郁的艺术风格。
以下是对该词的简要分析及信息整理: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词名 |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
作者 | 辛弃疾(南宋) |
词牌名 | 太常引 |
创作背景 | 南宋时期,中秋夜,建康(今南京) |
写作目的 | 为友人吕叔潜而作,表达思友与忧国之情 |
主题思想 | 借中秋明月抒发对家国的关切与人生感慨 |
风格特点 | 豪放中带沉郁,情景交融,语言凝练 |
代表句子 |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
词牌来源 | 源于唐代乐曲,宋代常用填词 |
词体结构 |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层次分明 |
三、补充说明: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志,但壮志难酬,因此在他的词作中常有对时局的感慨与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太常引》正是这种情感的集中体现。词中虽未直接提及战事,但“玉露金风”、“桂影”等意象,暗含了对国家兴衰的隐忧。
通过“太常引”这一词牌,辛弃疾将自然之景与内心情感巧妙结合,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与家国情怀。
如需进一步分析该词的逐句解析或历史评价,可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