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甄选问答 >

守株待兔的出处

2025-09-15 21:44:48

问题描述:

守株待兔的出处,求解答求解答,第三遍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5 21:44:48

守株待兔的出处】“守株待兔”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成语,出自中国古代经典著作《韩非子》。这个成语原本是一个寓言故事,用来讽刺那些不劳而获、希望侥幸成功的人。以下是对“守株待兔”的出处进行的详细总结,并附有表格形式的对比说明。

一、

“守株待兔”最早见于《韩非子·五蠹》篇。故事讲述了一个农夫在田里耕作时,偶然发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他因此不再耕种,每天守在树桩旁,期待再次捡到兔子,结果却一无所获。这个故事寓意深刻,警示人们不要寄希望于偶然的幸运,而应依靠自身的努力和勤奋。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所著,内容多为政治哲学与治国之道,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其中,“守株待兔”作为寓言故事,被广泛引用,成为后世批评懒惰和侥幸心理的重要典故。

二、出处对比表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守株待兔
出处 《韩非子·五蠹》
原文出处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故事内容 农夫因偶得兔子而放弃耕作,只等再有兔子撞树,最终一无所获。
寓意 不劳而获、依赖侥幸的心理不可取,应脚踏实地、勤奋努力。
使用场景 多用于批评那些不思进取、只想靠运气获得成功的人。
现代用法 常用于劝诫他人要靠自身努力,而不是幻想意外收获。

三、结语

“守株待兔”虽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但其背后的道理却十分深刻。它提醒我们:人生的成功离不开努力和坚持,而不是坐等好运降临。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