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式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下联搞笑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下联是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2、“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这个上联据说是清朝的才子皇帝乾隆所作。
3、有一天纪晓岚陪伴乾隆微服私访。
4、来到了江苏的通州,便想到了北京也有一个通州。
5、 于是乾隆便作出了这个上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这个上联只有四个字重复使用“南,北,通,州”表达的意思却一点也不矛盾。
6、这个上联一出乾隆非常得意。
7、认为世间很难有人能够对出下联。
8、忽然纪晓岚看到了路的东边有一家当铺,而西边也有一家当铺,于是立马想到了一个下联。
9、这个下联便是:“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上联用的是方位词“南"“北”下联用的是“东”“西”正好呼应。
10、是一个非常好的下联。
11、对联的要求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12、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13、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14、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15、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16、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17、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18、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19、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下联是: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20、此联是闻名的方位联。
21、上联是清朝皇帝乾隆所作,下联是纪晓岚即兴所对。
22、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23、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
24、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25、对联的起源:楹联者,对仗之文学也。
26、这种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与哲学中所谓“太极生两仪”。
27、即把世界万事万物分为相互对称的阴阳两半,在思维本质上极为相通。
28、因此,可以说,中国楹联的哲学渊源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就是阴阳二元观念。
29、阴阳二元论,是古代中国人世界观的基础。
30、以阴阳二元观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国人思维方法。
31、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对联。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