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 正文
2022-07-29 21:24:08  来源:  编辑: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谁解乘舟寻范蠡)

大家好,小式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谁解乘舟寻范蠡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论。

2、”出自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作品《利州南渡》,这是一首寓意于景的抒情诗,诗人以朴实、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声色并茂、诗情画意的晚渡图,抒发了诗人欲步范蠡后尘忘却俗念、没有心机、功成引退的归隐之情,反映了诗人淡泊仕途、厌倦名利的心境。

3、原文为:利州南渡作者:温庭筠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4、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5、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6、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7、译文:夕阳正斜照在空阔的水面上,曲折的小岛连接翠绿的群山。

8、江面上传来马的嘶鸣看船归,柳荫下的人们等待着船靠岸。

9、广阔沙草从中群鸥四处飞散,万顷江田上空孤鹭展翅飞翔。

10、谁能像范蠡一样乘着小木船,在辽阔的江湖上面自由飘荡。

11、文学赏析诗人来到了嘉陵江畔,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开阔清澄的江面,波光粼粼而动,夕阳映照在水中,闪烁不定;起伏弯曲的江岛和岸上青翠的山岚在斜晖的笼罩下,一片苍茫。

12、这一联写江景,交待了行程的地点和时间:日暮时江边渡口。

13、因为诗写的就是渡江情景,所以首联从此着笔,起得非常自然。

14、颔联紧承上联,写人马急欲渡江的情形:渡船正浮江而去,人渡马也渡,船到江心,马儿扬鬃长鸣,好像声音出于波浪之上;未渡的人(包括诗人自己)歇息在岸边的柳荫下,等待着渡船从彼岸返回。

15、这两联所写景物都是诗人待渡时岸边所见,由远而近,由江中而岸上,由静而动,井然有序。

16、接下来,颈联写渡江,船过沙滩,惊散了草丛中成群的鸥鸟;回望岸上,江田万顷,一只白鹭在自由自在地飞翔。

17、这一联巧用数量词,不但属对工稳,而且深化了诗境。

18、群鸥栖息沙草之间,可见天时向晚,飞鸟归巢,所以万顷江田之上只有一鹭飞翔。

19、这幅色彩鲜明的画面强烈地渲染了江边的清旷和寂静。

20、后来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有“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的词句,其境界正与此联上句所展示的画面相类似,而下句江田白鹭的空阔悠深和王维的“漠漠水田飞白鹭”(《积雨辋川庄作》)更是神韵同出。

21、前面三联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利州南渡图,作为餬口四方、疲于奔走的诗人摹然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不能不触景生情,遐想联翩。

22、所以尾联偶然兴起了欲学范蠡急流勇退,放浪江湖的愿望。

23、这两句的言外之意是,自己便有淡泊遗世,忘却机心之志,也没有人能够理会。

24、温庭筠的诗中曾有“自笑谩怀经济策,不将心事许烟霞”(《郊居秋日有怀一二知己》)的自负与自嘲,这里却浩然有归隐之志,实际上是失意后的无奈之语。

25、“独忘机”,其实并不能忘机。

26、这一点和范蠡也是共通的。

27、范蠡是因越王勾践难共安乐才辞官隐遁的。

28、所以,两个人都可谓是极有机心的人。

29、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出处:利州南渡利州南渡[ 唐 ] 温庭筠原文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30、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31、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32、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33、江水粼粼斜映着夕阳的余晖,弯弯岛岸苍茫接连山坡绿翠。

34、眼看人马已乘摆渡扬波而去,渡口柳下人群等待船儿回归。

35、船过沙洲草丛群殴四处惊散,水田万顷一只白鹭掠空孤飞。

36、谁理解我驾舟寻范蠡的心意,五湖烟波唯他能忘世俗心机。

37、⑴利州:在今四川广元,南临嘉陵江。

38、南渡:指渡嘉陵江。

39、⑵澹(dàn)然:水波闪动的样子。

40、对:一作“带”。

41、⑶翠微:指青翠的山气。

42、⑷“波上”句:指未渡的人,眼看着马鸣舟中,随波而去。

43、波上:一作“坡上”。

44、棹:船桨,代指船。

45、⑸“数丛”句:指船过草丛,惊散群鸥。

46、⑹范蠡:春秋时楚人,助越王灭吴后乘舟离去。

47、⑺五湖烟水:据《吴越春秋》称,范蠡功成身退,乘扁舟出入三江五湖,没人知道他最终到哪里去了。

48、忘机:忘却俗念。

49、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

50、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

51、然恃才不羁,多犯忌讳,屡举进士不第;又好讥刺权贵,取憎于时,唐宣宗朝试宏辞,温庭筠代人作赋,因扰乱科场,贬为隋县尉,后襄阳刺史署为巡官,授检校员外郎,不久离开襄阳,终生潦倒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客于江陵。

52、温庭筠精通音律,工诗,词话。

53、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与李商隐时称"温李",其诗今存三百多首,有清顾嗣立重为校注的《温飞卿集笺注》。

54、其词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今存七十余首,收录于《花间集》《金荃词》等书中,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与韦庄并称"温韦"。

55、文笔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三人都排行十六,故称"三十六体"。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