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互动 > > 正文
2024-06-23 19:24:12

生脉散的配方(生脉散)

导读 大家好,我是小夏,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生脉散的配方,生脉散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生脉散出自李东垣《内外伤...

大家好,我是小夏,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生脉散的配方,生脉散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生脉散出自李东垣《内外伤群感论》。

2、考其源,历代医家皆认为,此方脱胎于《伤寒杂病论》之复脉汤(炙甘草汤)。

3、因为:一、从方名来看,复脉与生脉,其意相同,都是为了使虚弱之脉得以复常。

4、二、从配方及意义来看,复脉汤由多甘草、桂枝、生姜、人参、麦冬、生地、阿胶、麻仁、大枣、酒等组成。

5、方中炙甘草、桂枝、生姜补心阳;生地、阿胶、大麻仁滋养心之阴血;人参、麦冬补心气,益心液,大枣和脾,酒助心阳通脉。

6、故此方为振奋心阳,滋养心之阴血之剂。

7、生脉散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

8、方中参、麦冬补心气,益心液,五味子敛气生津,故为补益心脏气液之方。

9、三、从主治来看,复脉汤为心之阴阳受伤所致之“脉结代,心动悸”而设;生脉散系为心之气液虚损所致之汗多体倦,口干舌燥,短气口渴,脉虚弱或虚数而立。

10、四、复脉汤是侧重补心阳,养心阴;生脉散是侧重益心气,增心液。

11、追溯其因,由于导致心病之因不同。

12、“脉结代,心动悸”,为伤寒引起。

13、寒则伤阳,故复脉汤中有温补心阳之品;损阳及阴,故方中又有滋养阴血之药。

14、生脉散所治之证,乃由暑热耗气伤津所致,故李东垣仅用复脉汤中之人参、麦冬,并加五味子以治之。

15、此方所以不用复脉汤之其余诸药者,以其不对证也。

16、总之,脉者,血之府也。

17、心主血脉,故复脉必须治心。

18、上两方皆为治心之剂。

19、两方有先有后,所以推测生脉散是脱胎于复脉汤。

20、 生脉散虽然脱胎于复脉汤,但是也借鉴了张仲景的白虎加入参汤。

21、叶天士首将上方化裁为生脉散,并用于温病津伤气脱之证。

22、薛生白《湿病条辨》又将生脉散用于“暑月热伤元气”。

23、吴鞠通将白虎加人参演变为生脉散之过程,说得非常具体。

24、如《温病条辨》说:“太阴湿病,脉浮大而芤,汗大出,微喘,甚至鼻孔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脉若散大者,急用之倍人参”,“手太阴暑温,或已经发汗,或未发汗,而汗出不止,烦渴而喘,脉洪大有力者,白虎汤主之;脉洪大而芤者,白虎加人参场主之。

25、……汗多,脉散大,喘而欲脱者,生脉散主之。

26、”汗出恶寒,是津伤气脱之先兆;脉浮大而芤,汗大出,微喘,为邪热伤及肺中津气之表现;脉散大,为邪热重伤元气之证;汗出,脉散大,喘而欲脱,为津伤气脱,化源欲绝之象。

27、其病由轻而重,由虚实兼来,进而发展为纯虚之喉,这是符合热病变化规律的。

28、由于生脉散证是由白虎加人参汤证逐渐发展而成,所以,生脉散之创制,要借鉴白虎加人参汤。

29、 总之,生脉散之出,既与复脉汤有关,也借鉴了白虎加人参汤。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