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夏,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人的主观能动性三个特征,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什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主观能动性的三个表现 了解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理解主观能动性的含义,不仅为学习后四课奠定了基础,也为理解全书的理论结构提供了一把“钥匙”。
2、 2、要明确主观能动性三个表现的含义,并注意“这种能力和活动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这种能力的实现和活动的开展是在认识指导下进行的”。
3、 3、主观能动性的内容包括相互联系着的三个方面(表现): 第一,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地表现为我们所说的“想”。
4、想问题就是认识世界。
5、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6、人类积极的能动的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首先表现在,人在实践基础上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通过抽象思维活动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7、同时还表现在,在实践基础之上所形成的认识具有预见性和创造性,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因而能指导人们的活动。
8、 第二,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做”。
9、做、行动、实践,或者叫办事情,就是改造世界。
10、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的根本点是它的创造性,人以自己创造性的活动改造世界,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越来越具有创造性,这表现在:一是改造自然界,改变自然物的形态和内部结构,创造出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单靠自然力量也不能产生的东西;二是改造人类社会,即形成、改造和创造着自己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
11、人们改造世界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发挥其有利作用,限制其破坏作用,甚至变有害为有利。
12、 第三,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
13、决心、意志、干劲等精神状态具体表现为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的牺牲精神,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孜孜不倦的务实态度等。
14、这些精神状态始终贯穿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并对这些活动有巨大影响。
15、 4、关于主观能动性的第一个和第二个表现,在学习中要准确理解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
16、这两个表现首先可以简化为“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17、第一个表现,无论是认识世界的能力还是认识世界的活动,都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进行的。
18、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先有“做”后有“想”。
19、第二个表现,改造世界的活动是在认识世界的指导下进行的。
20、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先有“想”后有“做”。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