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式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谁身在曹营心在汉,谁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是指徐庶。
2、徐庶本名徐福,为寒门子弟。
3、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拜师求道。
4、后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道友来往密切。
5、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6、徐庶南下时因母亲被曹操所掳获,徐庶不得已辞别刘备,进入曹营。
7、后来此事被艺术加工为“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等歇后语,被广为流传。
8、而徐庶也成为孝子的典范被加以称赞。
9、魏文帝时,徐庶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10、扩展资料:轶事典故折节学问徐庶少年时喜欢练剑行侠仗义,后来为人报仇被官府抓,逃脱后改名换姓前往儒家的学舍去学习儒学。
11、但是同舍的学生们都嫌弃徐庶先前做贼,凡事都不肯与徐庶一起。
12、徐庶于是每天都起床的特别早,一个人打扫卫生,不管什么事都先问问别人的意见,认真学习儒学,渐渐的,徐庶对于儒家的经义学问都非常精通,而且还结识了同郡的石韬,俩人胶漆相投 ,后来一起在魏国做官。
13、 2、方寸大乱建安十三年(208年),徐庶在跟随刘备逃亡的过程,母亲被曹操掳获,徐庶向刘备辞行,刘备不忍,徐庶对刘备说道:“我本来想和将军一起创造王霸之业,所凭恃的就是这颗心,但是现在我的母亲被曹操抓去,我现在方寸已经乱掉了,对将军也没什么帮助,所以我请求从此与你告别。
14、”刘备只好答应,于是徐庶为了保全母亲前往曹营,同郡石韬也和他一起前去。
15、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成语典故,出自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
16、典故中曹营指三国时期的曹操阵营,曹氏政权;汉指刘备政权或者历史当时没落的东汉王朝(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故有多人,因人与事件的差异,所以汉的指代有所差别)。
17、身在曹营心在汉意为栖身在曹操阵营中的某人某将,心里却是依然思念忠于刘备(或是汉朝)。
18、比喻人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不在自己的志向之地,有身不由己之感。
19、在三国中,与身在曹营心在汉典故相关的有多人,其中最为人所知的人物故事应有三人:关羽,徐庶,荀彧。
20、一般就是特指关羽徐庶。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