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式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滥竽充数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滥竽充数的寓言故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
2、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每当乐队演奏时,他就学著别人东摇西晃。
3、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
4、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湣王)继承了王位。
5、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
6、滥竽充数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
7、意思是说:不会吹竽的人混迹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
8、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
9、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10、扩展资料:这句成语往往被当成贬义词,比喻没有真才实学,却混在行家里头,谋得一个职位混日子;或是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11、有时候,也有人用这句成语形容自己,表示谦虚。
12、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
13、对青少年来说,学习的条件与资源都是丰富的,但有的人明明整日担心自己是否会被老师批评、家长责罚,而不愿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14、或许一开始,他们并不是“滥竽充数”之人,但是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他们与优秀者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成为集体中不和谐的“音符”,最终被淘汰。
15、所以,当你还有条件、有时间可以提升自己的时候,抓住机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让淘汰远离自己。
16、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滥竽充数今天,我读了一篇成语故事《滥竽充数》。
17、这个故事主要讲了战国时期,齐宣王很喜欢听人吹竽,而且特别喜欢听合奏,他下令在全国召集吹竽能手,组织乐队给自己吹奏。
18、因为乐队有优厚的待遇,所以很多人想参加,当时有个南郭先生,他不会吹竽,但却钻空子,托人向齐宣王推荐自己,声称自己技术高超。
19、齐宣王信以为真,就把他编在乐队中演演奏。
20、吹竽时,南郭先生总是拿着竽装腔作势,其实他根本没有吹出声,就这样混了好几年。
21、后来齐宣王的儿子继位了,他也喜欢听人吹竽,可不同的是,他更喜欢听独奏,于是下令让参加合奏的人好好练习,以便挨个轮流吹给他听,南郭先生知道了怕露了马脚,就偷偷溜走了。
2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具备的真实的本领,才不怕被考验。
23、滥 竽 充 数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起吹给他听。
24、有个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也混了进来。
25、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
26、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
27、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28、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29、这个故事主要讲了战国时期,齐宣王很喜欢听人吹竽,而且特别喜欢听合奏,他下令在全国召集吹竽能手,组织乐队给自己吹奏。
30、因为乐队有优厚的待遇,所以很多人想参加,当时有个南郭先生,他不会吹竽,但却钻空子,托人向齐宣王推荐自己,声称自己技术高超。
31、齐宣王信以为真,就把他编在乐队中演演奏。
32、吹竽时,南郭先生总是拿着竽装腔作势,其实他根本没有吹出声,就这样混了好几年。
33、后来齐宣王的儿子继位了,他也喜欢听人吹竽,可不同的是,他更喜欢听独奏,于是下令让参加合奏的人好好练习,以便挨个轮流吹给他听,南郭先生知道了怕露了马脚,就偷偷溜走了。
34、聆听一段故事,送你一个美好心情。
35、兔小贝故事专题为您呈现最经典的儿童故事大全,内容涵盖经典童话故事,睡前故事,故事大全,寓言故事,故事视频等;为孩子打造一个美好健康的故事世界。
36、不会就是不会不可以瞎说。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