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互动 > > 正文
2022-07-30 03:54:06  来源:  编辑:

其愚不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大家好,小式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其愚不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1,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装做愚笨。

2、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3、2,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

4、其止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5、这句话出自《论语·公冶长》,是成语“愚不可及”的典故。

6、宁武子是春秋时卫国的大夫,曾在卫文公、卫成公期间辅政十多年。

7、在卫成公前期,国家形势安定,宁武子很有建树,表现出了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后期,卫国受到晋国的胁迫,国家形势艰危,他仍然坚守在朝中不离开,但表现出愚笨的样子,韬光养晦,以等待时机,成就国家复兴的大业。

8、所以孔子说:“宁武子在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他就聪明起来;在国家政治昏暗的时候,他就糊涂起来。

9、他的那种聪明是人们可以做得到的,他的那种糊涂是人们做不到的。

10、”孔子说的这句话别有深意:在顺境中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是一般人都能做到的;但在逆境中装傻,坚守在朝中不离开,以图复国大计,这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

11、因为这需要以更深刻的坚韧和更坚强的决心忍辱负重,承受不被别人理解的痛苦。

12、扩展资料这则故事的主人公宁武子是春秋时卫国大夫,朝歌人,名俞,武是他的谥号。

13、宁武子生长在一个战乱频仍的年代,卫懿公好鹤误国,北狄夺取朝歌城,宁武子及家人随逃难的人群一路东奔。

14、后来卫文公在齐桓公的帮助下复国并迁都楚丘,宁武子开始在君主身边作官,并逐渐崭露头角,受到卫文公重用。

15、宁武子的“愚不可及”,反映了政治黑暗年代知识分子的一种智慧,其实这是一种“大智慧”。

16、当一个人改变不了时局时,就会寻找一种可以自保的养晦之略。

17、当国君有道、政治开明的时候,他就发挥聪明才智,全心全意为国家效力。

18、当国君无道、政治昏暗的时候,他便装糊涂,对一切事不闻不问了。

19、孔子认为,宁武子那种聪明别人能够做到,可他那种愚昧却是一般人无法企及的。

20、后来“愚不可及”成为一句成语,不过今天多就其字面意思而言,形容人极度愚蠢。

21、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当国家有道时,他就显得聪明,当国家无道时,他就装傻。

22、他的那种聪明别人可以做得到,他的那种装傻别人就做不到了。

23、宁武子:姓宁名俞,卫国大夫,“武”是他的谥号。

24、 愚:这里是装傻的意思。

25、 宁武子是一个处世为官有方的大夫,经历卫国两代的变动,由卫文公到卫成公。

26、当形势好转,对他有利时,他就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为卫国的政治竭力尽忠。

27、当形势恶化,对他不利时,他就退居幕后或处处装傻,以便等待时机。

28、扩展资料:孔子认为,宁武子那种聪明别人可以做的到,但他那种装糊涂就不是一般的人能做的到了。

29、孔子这话实质是从“知”的角度再探究“学”。

30、政治清明时便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作贡献,政治黑暗时便压抑自己以求洁身自好,以免同流合污,以免遭忌妒遭迫害。

31、这就是大智若愚,这就叫难得糊涂。

32、参考资料:宁武子-百度百科错了一个字,是“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33、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啊,在国家治世昌盛的时候就表现自己的才智,国家混乱无道的时候就装作愚蠢躲避。

34、他的聪明别人可以达到,他的愚蠢别人却学不到。

35、不知道能不能明白孔子的意思呢?就是世人都会学宁武子那样施展聪明才智做事,却不知道在黑暗时代保持独立的操守。

36、【原文】 子曰:“宁武子(1),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2),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37、” 【注释】 (1)宁武子:姓宁名俞,卫国大夫,“武”是他的谥号。

38、 (2)愚:这里是装傻的意思。

39、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当国家有道时,他就显得聪明,当国家无道时,他就装傻。

40、他的那种聪明别人可以做得到,他的那种装傻别人就做不到了。

41、 【评析】 宁武子是一个处世为官有方的大夫。

42、当形势好转,对他有利时,他就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为卫国的政治竭力尽忠。

43、当形势恶化,对他不利时,他就退居幕后或处处装傻,以便等待时机。

44、孔子对宁武子的这种做法,基本取赞许的态度。

45、孔子说:“宁武子在国家太平的时节,便聪明;在国家昏暗时节便装傻。

46、他的聪明,别人赶得上;那装傻,别人就赶不上了。

47、”形容他有大智慧。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