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式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上一句拼音,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上一句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猫小帅古诗将诗词的语言美、音韵妙、意境深等都融合到一幅幅精美的画面中,用生动有趣的动画进行展示,让孩子们更能理解古诗词的博大精深。
2、一起来学习刘禹锡的这首《乌衣巷》古诗吧!上一句是:旧时王谢堂前燕。
3、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
4、全诗如下: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5、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6、译文如下: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唯有夕阳斜挂。
7、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8、作品赏析:《乌衣巷》这是唐朝诗人 刘禹锡感慨藏而不露,寄物咏怀的名篇,是组诗《金陵五题》中的一篇。
9、诗人当时还没到过金陵,始终对这个六朝古都怀着憧憬,正好有友人将自己写的五首咏金陵古迹诗给他看,他便乘兴和了五首。
10、乌衣巷原是六朝贵族居住的地方,最为繁华,如今有名的朱雀桥边竟长满野草,乌衣巷口也不见车马出入,只有夕阳斜照在昔日的深墙上。
11、这是一首怀古诗。
12、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
13、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14、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
15、语虽极浅,味却无限。
16、作者简介: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
17、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
18、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19、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
20、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
21、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
22、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
23、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24、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25、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26、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27、旧时王榭堂前燕 乌衣巷 作者: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28、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9、 诗人通过对夕阳野草、燕子易主的描述,深刻地表现了今昔沧桑的巨变,隐含着对豪门大族的嘲讽和警告.三、四两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30、燕子是一种候鸟,春来秋去。
31、从前燕子飞来,总是在王、谢等豪门世族宽敞的宅子里筑巢。
32、如今旧世族的楼台亭阁荡然无存,这里住着的都是普通的百姓。
33、燕子也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34、诗人在第三句开头特地用“旧时”两字加以强调,巧妙地赋予燕子以历史证人的身份。
35、在第四句中再以“寻常”两字,强调今昔居民截然不同,从而有力地表达了沧海桑田的巨变。
36、晋代豪门世族的覆灭,暗示当代的新贵也必将蹈此覆辙。
37、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其实这两句有“文章本天成”的成分,比如“朱雀桥”与“乌衣巷”天然对偶,刘禹锡做了“偶得之”的那只“妙手”。
38、朱雀桥边生有草和花,显然这是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但为了加深诗意,诗人在这个草和花前面加了“野”字,一方面说明这里的草和花是没有人管理的,是野生的;另一方面通过“野”来形容这里的荒凉和冷落。
39、朱雀桥车如流水马如龙的繁华已经不再,只余下了野草侵道,野花乱开。
40、一天中有那么多时间点,为什么诗人选择了傍晚?是因为斜阳的残照更适合表达日薄西山的惨淡,斜阳一出,衣冠来往、车马鼎沸的乌衣巷完全带入了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用“野”,用“夕阳”用“斜”,都是为了产生对比。
41、这几个字都值得细心体会。
4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43、”据说白居易读到这两句时“掉头苦吟,叹赏良久”,他实在无法言喻对这两句的赞叹。
44、为什么呢?因为依照上面两句的铺垫,诗人可以转入议论,发点叹息了,比如宋人孙元晏的“古迹荒基好叹嗟,满川吟景只烟霞。
45、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
46、”(《乌衣巷》)再比如宋人罗必元“乌衣池馆一时新,晋宋齐梁旧主人。
47、无处可寻王谢宅,落花啼鸟秣陵春。
48、”(《乌衣巷》)。
49、但刘禹锡不这样,他仍然写景,他不说理,他把目光转向了巷口飞来飞去的燕子。
50、宋诗和唐诗的差别我们之前说过,宋人爱讲理,不管什么诗,都要转出一个道理来,唐诗不这样,唐诗要说的,都在事物的描写之中,不硬性灌输给人概念,所以唐诗比宋诗耐读。
51、难怪有人说唐诗是“大风吹屁股,冷气透膀胱”,而宋诗是“坡陡尿流急,坑深屎落迟”,这两句话可能有点糙,但话糙理不糙。
52、刘禹锡的这一首只是个例子,他比那两个宋人的同名诗,高明多了。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