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式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柳绿更带春烟的意思,柳绿更带春烟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这首诗是《田园乐》其六。
2、这首诗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桃花的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
3、雨后的柳树碧绿一片,笼罩在早上的烟雾之中。
4、被雨打落得花瓣洒满庭园 ,家童还未打扫。
5、黄莺啼鸣,山客还在酣睡。
6、《田园乐》是王维的一组六言绝句。
7、该组诗为作者退隐辋川时所作,故一题作“辋川六言”。
8、诗歌表现了作者退居辋川之后与大自然相亲相近的无穷乐趣,同时也集中体现出作者山水田园诗歌创作的艺术化境与归隐自然之后的心迹轨道,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也是后人研究王维思想发展与诗歌创作的重要资料。
9、《田园乐》是王维的一组六言绝句。
10、该组诗为作者退隐辋川时所作,故一题作“辋川六言”。
11、诗歌表现了作者退居辋川之后与大自然相亲相近的无穷乐趣,同时也集中体现出作者山水田园诗歌创作的艺术化境与归隐自然之后的心迹轨道,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也是后人研究王维思想发展与诗歌创作的重要资料。
12、组诗共七首,各首独立成章,联缀起来又是一个整体。
13、组诗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辋川田园生活与自然景致,深婉委曲地表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与精神境界。
14、组诗写辋川山居的景致,重点不在外观景物的描写,而是着眼于体现内在精神生活的意蕴,这恰恰是王维山水诗最显著的特点。
15、因为写山、写水,其意当不在山水,而在于借山水抒怀明志。
16、当代著名学者陆侃如先生指出,从王维的“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闲”(《登河北城楼》)与“我心已闲,清川澹如此”(《青溪》)这几句作品中,“便好似找到了开发王维诗的钥匙了,这钥匙就是个‘静’字。
17、……唯其他能静,故他能领略到一切的自然的美。
18、”表达情感王维诗歌美学的核心就是一个“静”字,而这组诗表现的也正是这个“静”字。
19、他的静境,并非是一味能写环境的静谧,而重点在于抒写心境的宁静。
20、这种心境的闲静,非思想修养达到极致而不可为的。
21、在《田园乐》组诗中,尽管大多写得寂静清幽,描写的环境是一种冷色,表现的心境是一种空寂。
22、但是,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却是美的,所体现出来的感情无一不是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23、因此,王维对“静”境的向往,是与他个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秉性分不开的。
24、生活因素除了主观因素以外,王维对自然的热爱还有深刻的社会因素。
25、王维一生仕途坎坷,十九岁步入仕途,初为太乐丞,后因受牵连而被贬。
26、发妻又丧,从此未再娶,孤居三十年。
27、王维曾受宰相张九龄的提拔,然而好景不长,张九龄罢相以后他便处处受到打击与排挤。
28、“安史之乱”后他又受人诬陷,深受打击。
29、这样复杂的社会因素,使王维深感人心险恶,仕途艰辛。
30、于是,他只有将诸多不平与感慨藏于胸中,遁迹山林,以求得到心灵的解脱与慰藉。
31、诗人可敬可畏啊!其五它描绘的是远景。
32、“山下”,不是指近处山下,而是指远处山下,因为山下有“远村”作伴。
33、可见,“远村”暗示出远山。
34、且此山与“天边”作邻,就更可见其远了。
35、从渲染的氛围来看,毫无城市喧嚣繁华的景象,只有稀稀落落的村庄。
36、诗人虽没有正面表现人物的活动,但从“孤烟”一词的点化中,却衬托出人。
37、由此可见人烟非常稀少。
38、尤其是“独树”与“孤烟”相对,“高原”与“远村”相连,就更感苍凉孤寂了。
39、在这里,诗人所绘的乃是北方的远山,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40、在画面上,色彩淡薄。
41、至多,可以领悟到那远处的孤烟尚带一缕淡灰,那天边高原似有一层淡黄。
42、在此清静的天地中,有颜回、陶潜那样的雅兴,多么恬适安闲、自由自在。
43、倘若没有淡到极至的修养,则不能臻此妙境。
44、如果说前两句是重在描绘冲淡的景物的话,那么后两句是重在抒发冲淡的情感。
45、而冲淡的景情,又是彼此交融、相互渗透的。
46、 冲淡含有闲、静、淡、远等特点。
47、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就是如此。
48、“山下孤烟远村”就出现了远字,全诗闲、静、淡、远,为冲淡之绝唱。
49、其他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分别展现了闲、落、静、空、寂、无、落等冲淡的景象。
50、这些,都显示出王维诗的冲淡的意境。
51、“山下孤烟远村”,洗去人间的纷争,没有外界的干扰,只有大自然的宁静。
52、诗人尽情地消受着、欣赏着、陶醉着,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53、诗人笔下的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无不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回旋着诗人的声音,震荡着诗人的灵魂。
54、因此,大自然被人格化了。
55、王维笔下的大自然,反映了王维冲淡的心情。
56、诗人将自己消融在大自然中。
57、这种消融,意味着冲淡。
58、诗人不是超然物外,而是融于物中。
59、诗人所追求的,正是这种忘我、无我、有我的空灵境界。
60、这种赋予大自然以诗人的人格的现象,这种变粗朴的自然为人化的自然的做法,就是王维热爱人生的表现。
61、可见,王维的冲淡,不是象某些人所说的没有人间烟火味。
62、只是这种人间烟火味,而是时断时续,若有若无,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63、在色彩上,它不用浓墨,不务华艳,而追求萧疏清淡。
64、在运笔上,既非精雕细刻,又非粗线勾勒,而是点点染染,意到笔随。
65、在情趣上,不作惊人语,不崇尚夸饰,不豪情满怀,也不执着于现实,不留意生活的纷争,不关心人事的纠葛,不激动,不悲痛,而是洁身自好,孤身静处,独善其身,寄情山水,吟咏风月,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和平与淡泊。
66、“山下孤烟远村”这首诗,就是诗人冲淡心情的写照。
67、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
68、进士及第,任太乐丞,因事贬为济州司仓参军。
69、曾奉使出塞,回朝官尚书右丞。
70、安史之乱,身陷叛军,接受伪职。
71、 受降官处分。
72、其名字取自摩诘居士,心向佛门。
73、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别业,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
74、多才多艺,能书善画,诗歌成就以山水诗见长,描摹细致,富于禅趣。
75、宋代苏轼谓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正指出其诗画的特色和造诣。
76、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77、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