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 正文
2022-09-01 19:12:06  来源:  编辑:

苏北方言属于什么语系(苏北方言)

大家好,小式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苏北方言属于什么语系,苏北方言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苏北方言语系:泛指镇江以西的苏南、全部苏中、苏北的南部地区人们的通用语言。

2、其间由于本人所掌握的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有的提供基本的发音方式。

3、供大家在人际交往、学习工作中参考,希望能有所帮助。

4、当然,绝大多数的苏北方言与普通话还是比较接近的。

5、  一、发音:  (一)声母: H、W不分,接近于吴语语系。

6、 如:黄瓜、黄豆,既用HUANG,也用WANG,用稻谷自酿的酒,写起来是“黄”,读起来HUANG\WANG不分;黄花,(又叫草头),是HUANG、WANG不分;用在姓氏也不分“黄”“王”;“虎”(HU)与FU不分;“户”读“FU”;“沪”读“FU”。

7、 2、 Y、R不分,接近于山东话的发音。

8、 如:光荣的“荣”。

9、光荣读成光YONG。

10、山东人会将“猪肉”读成“猪YOU”、将“人”读成“银”。

11、 3、CH、SH、ZH不带卷舌音。

12、 “颤参”、“三山”、“暂站”不分,“舌头石头”分不清。

13、 4、 Z、J不分。

14、 如:“猪(ZHU)”讲成“JU”;将象棋中的“车(JU)马炮”的“车”读成(ZHU)。

15、 5、 G、J不分。

16、 如:“江(JIANG)”读(GANG)、“龚”(GONG)读(JIONG)。

17、 6、 X与Q 如: 谢谢(XIE-XIE)读QIEQIE或QIAQIA;“像不像”读QIANG-BU-QIANG(二)韵母:前鼻音韵母与后鼻音韵母不分,在南方的大多数省份基本上都有类似的情况,尤其江浙沪为典型。

18、 如:1、AN与ANG。

19、“按”、“昂”;BAN与BANG,“半”、“帮”;但QIAN与QIANG就明显不一样。

20、   2、YIN与YING。

21、“音”、“英”。

22、 3、YE与YA “夜”读“YA”。

23、 4、WAN与WANG。

24、“万”、“望”。

25、 5、把“ZHU”读“ZI”。

26、如:“猪”读“ZI”;“圆珠笔”读“圆珠(ZI)笔”。

27、  二、语法: (一)有倒置现象,接近于河北南部与山东北部。

28、 如:普通话里的“不认识”,变成了“不认得”,倒置过来成了“认不得”,河北南部与山东北部会把“不知道”说成“知不到”。

29、 “ 成”与“不成”一个意思(绝大多数用在回答问题时)。

30、这里的“不成”不是指“不行”,是指“没有”。

31、如,问“某某人有没有到哪里去”,回答“成去”与“不成去”是一个意思。

32、“某某人有没有吃饭”,“成”与“不成”也是一个意思。

33、 三、方言 “过”(音GUO):(一)“过成”,(绝大多数用在提问时):指“有没有”。

34、如“过成吃饭”指“有没有吃饭”,回答时便是前面所提的“成”或“不成”(没有)吃饭。

35、 (二)X不X ,如问“过好”(或过好的),是指“好不好”、“过会”(或过会耶),是指“会不会”。

36、 (三)釜冠(FUGUAN):锅盖。

37、釜之冠,即锅之盖(含有文言文的味道)。

38、 (四)烧箕:做饭时用来淘米的小箩筐。

39、在如东有这样的笑话:如东人讲两种语言,百分之九十五的人讲苏北话,百分之五的人讲的类似于吴语,当地人管它叫启海话。

40、某年某月如东县搞围垦,全县的民工到本县最靠东海边地方住下,炊事员到当地的农户家去借淘米的小箩筐(本地人管它叫淘箩),炊事员到一农户家,看见农户家有一小箩筐挂在屋檐下,遂向农妇说“向你家借(一)个淘箩淘米”,那农妇听不懂只说“没有没有”,炊事员气得不得了,没奈何,口中轻轻地骂道“她MA的个骚BI,连个淘箩都不借,挂在屋檐下,还说没有”,那农妇把炊事员说的“骚BI”听成了 “烧箕”,不好意思的高声说道, “借烧箕啊,有的有的”。

41、苏北大部,苏中,苏南西部,属于江淮官话应该是属于淮北语系的吧江淮地区,不包括徐州和赣榆。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