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 正文
2022-09-01 18:16:22  来源:  编辑:

心理素质好的人的表现(心理素质)

大家好,小式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心理素质好的人的表现,心理素质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

2、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发生、发展起来的。

3、心理素质是先天和后天的结合,情绪内核的外在表现。

4、心理素质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由主体的实践训练形成的人格素质和心理能力的综合反映。

5、心理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心理适应性和内在动机。

6、在内部,它限制了受试者的心理健康,而在外部,连同其他品质一起,影响了受试者的行为。

7、心理素质是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素质之一,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合金”。

8、简单地说,心理素质是以身体素质为基础,通过实践中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逐步发展形成心理潜能、能量、特征、素质和行为的综合。

9、扩展资料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心理素质包括情感、自信、意志力、韧性等。

10、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11、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知能力、情感素质、意志素质、气质和人格。

12、心理学是人类生理结构,特别是大脑结构的一种特殊功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3、心理素质具有人类素质的一般特征,但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14、21世纪,人们的心理素质越来越重要。

15、重视学校儿童心理素质教育和家庭教育也成为社会和时代的要求。

16、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心理素质Q:?心理素质是什么意思?心理素质是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为核心,由积极的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所导向的,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

17、心理素质作为一个普遍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18、就其内涵而言,心理素质所反映的是人在某一时期内的心理倾向和达到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人进一步发展和从事活动的心理条件和心理保证。

19、就其外延而言,心理素质包括人们所有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活动结果。

20、人们在对心理素质进行概括、分析和评价时常常使用人格、个性、心理品质等概念,这些概念同心理素质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含义。

21、可以这样认为,这些概念是从不同角度,在不同层次、不同范围内对心理素质的不同表达方式。

22、其实它们之间具有明显的区别,不能等同或替代。

23、人格、个性这两个概念是集合概念,而心理素质是一个非集合概念。

24、以往人们总把事业的成败,较单一地归咎智力因素,关注的是,IQ(智力商数)值的高低。

25、近来,人们不仅认识到非智力因素的EQ(情绪商数)、AQ(逆境商数)、HQ(健康商数)与人生的质量关系,而且越来越明白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挑战的激烈、因未来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心理压力,都与人的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密切相关。

26、那么心理素质都包括些什么呢?非智力因素:包括人的动机需要、兴趣爱好、信念理想、气质性性格、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因素。

27、合理的信念追求、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等都是人们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

28、智力与能力因素:这种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其中智力因素主要表现为思维。

29、在观察、注意、想象,记忆的基础上,发挥思维的核心作用。

30、能力因素主要是创造力,在组织能力、定向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适应能力的基础上发挥创造能力的作用,体现一个人的健康心理素质。

31、心理现状因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如何自信、自爱、自尊、自律、自强、自立,如何自我评价、自我认识,以达到正确接纳自我;不断取得心理平衡,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以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

32、社会适应因素:任何一个人都有其双重属性,社会属性是人们的一个重要特征之一。

33、一个人的社会化程度,决定了他的人际关系以及能动地适应社会环境的水平。

34、在此基础上,学习心理、竞争心理、责任心理、角色心理、事业心理都可能有所提高。

35、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你能否顺利和成功与心理素质的好坏有很大的关系,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说人和人不一样,有的人容易激动,有的人机智灵活,有的人天生慢性子。

36、其实,这种性格差异就是气质,这是人的心理素质的原发性基础。

37、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根据神经过程的强度,提出了神经类型说,即:(1)胆汁质,强而不平衡,这样的人情感和情绪发生迅速,爆发力很好,同时情感和情绪消失得很快,情绪趋于外向,智力活动灵敏有力,但理解问题容易粗枝大叶,意志力坚强,不怕挫折勇敢果断,但容易冲动,难以抑制。

38、工作热情高,表现得雷厉风行,顽强有力。

39、(2)多血质,强而平衡,灵活性高,这种人情感和情绪发生迅速,表露于外,极易变化,动作活泼好动,但往往不求甚解,工作适应能力强,讨人喜欢,交际广泛,容易接受新事物,容易见异思迁而显得轻浮。

40、(3)粘液质,强而平衡,灵活性低,这种人情绪比较稳定,兴奋性低,变化缓慢,内向、喜欢沉思,思维和言行稳定而迟缓,冷静而忠实,对工作考虑细致周到,不折不扣,坚定地执行自己已经做出的决定,往往对已经习惯的工作表现出高度热情,而不容易适应新的工作和环境。

41、(4)抑郁质,弱性,易抑制,这种人情绪体验深刻,不易外露,对事物有较高的敏感性,能体察到一般人所觉察不到的东西,行动缓慢,多愁善感,也易于消沉,干工作常常显得信心不足,缺乏果断性,交往面较窄,常常有孤独感。

42、中国全民健心网负责人 肖汉仕教授认为;心理素质是在遗传基础之上,在教育与环境影响下,经过主体实践训练所形成的性格品质与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

43、其中的心理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心理适应能力与内在动力。

44、对内制约着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外与其他素质一起共同影响主体的行为表现。

45、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衡量:性格品质的优劣、认知潜能的大小、心理适应能力的强弱、内在动力的大小及指向。

46、对内体现为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对外影响行为表现的优劣。

47、良好的个性:自知、自信、自强、自律、乐观、开朗、坚强、冷静、善良、合群、热情、敬业、负责、认真、勤奋等正常的智力: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力正常.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心理应变、竞争协作、承受挫折、调适情绪、控制行为的能力积极而强烈的内在动力:合理的需要、适度的动机、广泛的兴趣、适当的理想、科学的信念。

48、健康的心态:智力正常、情绪积极、个性良好、人际和谐、行为适当、社会适应良好适当的行为表现:符合角色、群体、社会规范,道德和法规 心理素质是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素质之一,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合金”。

49、简单地说,心理素质是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逐步发展和形成的心理潜能、能量、特点、品质与行为的综合。

50、心理素质作为中国本土化的一个重要学术概念,目前已经拥有了其专业的英文名“psychological quality” 。

51、从心理学角度讲:心理素质包括情感,信心,意志力,和韧性等等。

52、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

53、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品质诸方面。

54、心理是人的生理结构特别是大脑结构的特殊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55、心理素质具有人类素质的一般特点,但也有自己的特殊性。

56、在走向21世纪的今天,人的心理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要。

57、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重视对少年儿童的心理素质教育,也成为社会和时代的要求。

58、心理素质是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为核心,由积极的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所导向的,包含认知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

59、心理素质作为一个普遍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60、就其内涵而言,心理素质所反映的是人在某一时期内的心理倾向和达到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人进一步发展和从事活动的心理条件和心理保证。

61、就其外延而言,心理素质包括人们所有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活动结果。

62、人们在对心理素质进行概括、分析和评价时常常使用人格、个性、心理品质等概念,这些概念同心理素质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含义。

63、可以这样认为,这些概念是从区别角度,在不同层次、不同范围内对心理素质的不同表现方式。

64、其实它们之间具有明显的区别,不能等同或替代。

65、人格、个性这两个概念是集合概念,而心理素质是一个非集合概念。

66、以往人们总把事业的成败,较单一地归咎智力因素,关注的是,IQ(智力商数)值的高低。

67、近来,人们不但认识到非智力因素的EQ(情绪商数)、AQ(逆境商数)、HQ(健康商数)与人生的质量关系,而且越来越明白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挑战的激烈、因未来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心理压力,都与人的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密切相关。

68、非智力因素:包括人的动机需要、兴趣喜好、信念理想、气质性性格、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因素。

69、合理的信念追求、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等都是人们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

70、智力与能力因素:这种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其中智力因素主要展现为思维。

71、在观察、注意、想象,记忆的基础上,发挥思维的核心作用。

72、能力因素主要是打造力,在组织能力、定向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适应能力的基础上发挥创造能力的作用,体现一个人的健康心理素质。

73、社会适应因素:任何一个人都有其双重属性,社会属性是人们的一个重要特征之一。

74、一个人的社会化程度,决定了他的人际关系以及能动地适应社会环境的水平。

75、在此基础上,学习心理、竞争心理、责任心理、角色心理、事业心理都可能有所提高。

76、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你能否顺利和胜利与心理素质的好坏有很大的关系,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人和人不一样,有的人容易激动,有的人机智灵活,有的人天生慢性子。

77、其实,这种性格差别就是气质,这是人的心理素质的原发性基础。

78、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根据神经过程的强度,提出了神经类型说,即:(1)胆汁质,强而不平衡,这样的人情感和情绪发生迅速,暴发力很好,同时情感和情绪消失得很快,情绪趋于外向,智力活动灵敏有力,但理解问题容易粗心大意,意志力坚强,不怕挫折勇敢果断,但容易冲动,难以抑制。

79、工作热情高,表现得雷厉风行,顽强有力。

80、(2)多血质,强而平衡,灵活性高,这种人情感和情绪发生迅速,流露于外,极易改变,动作活泼好动,但往往一知半解,工作适应能力强,讨人喜欢,交际广泛,容易接受新事物,容易见异思迁而显得轻浮。

81、(3)粘液质,强而平衡,灵活性低,这种人情绪对比稳定,兴奋性低,变化缓慢,内向、喜欢深思,思维和言行稳定而缓慢,冷静而忠实,对工作考虑细致周到,彻头彻尾,坚定地执行自己已经做出的决定,往往对已经习惯的工作表现出高度热情,而不容易适应新的工作和环境。

82、(4)抑郁质,弱性,易抑制,这种人情绪体验深刻,不易外露,对事物有较高的敏感性,能体察到一般人所觉察不到的东西,行动缓慢,多愁善感,也易于消沉,干工作常常显得信心不足,缺乏果断性,交往面较窄,常常有孤独感。

83、心理素质是在遗传基础之上,在教育与环境影响下,经过主体实践训练所形成的性格品质与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

84、其中的心理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心理适应能力与内在动力。

85、对内制约着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外与其他素质一起共同影响主体的行为表现。

86、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衡量:性格品质的优劣、认知潜能的大小、心理适应能力的强弱、内在动力的大小及指向。

87、对内体现为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对外影响行为表现的优劣。

88、扩展资料:素质标准:一、具有充分的适应力;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三、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四、不脱离现实环境;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六、善于从经验中学习;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八、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九、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十、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89、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心理素质。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