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百科 > > 正文
2023-07-04 22:00:08  来源:  编辑:

孩子厌学的原因总结(孩子厌学的原因)

大家好,小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孩子厌学的原因总结,孩子厌学的原因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父母或者老师不切实际的要求:(要求过高的后果是容易使孩子产生害怕失败的心理,继而导致上进心丧失和学习动力缺乏。

2、特别是当家长采用强硬专制的手段时,孩子便会以一种逆反的行为报复父母或者老师的不公正)。

3、2、要求过低或放纵:(大多数孩子进入学校是以一种新鲜感走进校园的,如果此时父母对儿童的要求过低,整日忙于自己的事,而忽视了孩子入学后的心理变化,一旦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认为学习太苦而失去了兴趣和动力,自我效能感降低,随之而来的就是厌学)。

4、3、严重的家庭问题:       (生活在一个经常发生纠纷的家庭,孩子会心事重重,而无力顾及功课。

5、由于安全感丧失,家庭不断地激烈争吵和高度紧张气氛,使焦虑的孩子无法再对学校发生兴趣)。

6、4、儿童的自身问题:(儿童心理发育不成熟:儿童虽然智力水平属于正常,但社会适应能力差,幼稚、缺乏积极的进取精神。

7、自信心缺乏:开始孩子对学习很感兴趣,信心十足。

8、但孩子的创造力和与众不同的行为往往被思想保守、生活刻板、只注意分数的父母所压抑,所以孩子不仅不能为自己的独特性、创造性而骄傲,反而会感到自己无能,而自暴自弃)。

9、5、学校中的问题:(学习负担过重;学校生活过于紧张,学校的纪律过严而刻板;孩子在学校中常常受屈辱)。

10、6、老师陈旧的教学理念,落后的教育手段,冗长的授课等都会造成学生厌烦倦怠情绪,长久积压形成厌学心理。

11、7、恶劣的学习环境:父母不爱学习;学习条件太差;学校和社会风气不好;人格发展不完善是厌学诱因  有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学习成绩挺好,也很听话,进入初中以后,因为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和增加了许多新的学习内容,他们开始很不适应,在初一阶段性还能勉强跟上学习进度,但是已经对学习产生了焦虑,往往这个时期家长没有发现,或者没有引起足够的注视,当进入初中以后,觉得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学习内容越来越多,孩子开始对学习应接不暇,顾了这门学课就顾不了那门,孩子原本脆弱的心灵开始崩溃,对学习产生恐惧,此时他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不上学,这时候也是青春逆反期,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也不跟家长沟通,而家长又没有充分了解孩子厌学的原因,只是一味的哄着他或者强迫他上学,还有的家长许诺各种条件来诱惑孩子上学,而这些方法都没有效果,甚至很失败。

12、2、 网瘾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也是孩子厌学的重要因素。

13、3、 早恋的问题,因为早恋孩子在学习中容易分神,导致成绩下降,也会产生厌学情绪。

14、4、 缺少学习热情和动力,没有人生目标,迷失自我。

15、5、 还有一些其它的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孩子形成各种各样的诱惑,使孩子失去对学习的热情。

16、文 | 中国注意力训练网提供心理社会原因,父母对孩子要求与期望值过高,老师的当中训斥,同学的欺负等;精神心理疾病的原因,主要有:儿童抑郁症(表现为不高兴,烦躁不安,容易发脾气,易激惹,受疾病的意向会出现厌学的表现)、多动症、焦虑症、恐怖症、儿童精神分裂症。

17、孩子不上学,是一种回避行为,其初衷在于自我保护。

18、尽管,这种自我保护以牺牲学业和承受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为代价。

19、自我保护,是人的基本米悦心理功能之一。

20、每个人根据生活经历,不断发展出一套自我保护策略,犹如修建护国城墙,来保护他的精神王国不受侵犯和完好无缺。

21、一旦感知到危险,就会本能地启动自我保护策略。

22、如果在险情不明或险情没有解除的情形下,贸然强行拆除防护墙,无疑会激起更激烈的抵抗。

23、孩子不上学,可能有多种原因,比如:遇到学业方面的困难无力解决;人际关系冲突,和老师、同学发生矛盾;遭遇校园霸凌;青春期身心发育困惑,亲密关系或性冲突;自我认知困扰和情绪行为失调;家长对于学业要求过高,孩子无法达到要求;......13岁孩子正是处于青春期阶段,叛逆、自我中心、自制力差和情绪冲动是孩子青春期常见表现。

24、青春期孩子大脑负责情绪反应的部分发育成熟,负责深度认知思考的部分发育尚未成熟,这种大脑发育的不协调,导致孩子情绪至上,处理情绪的速率却跟不上,遇上信息太多大脑容易“死机”——做事和说话似乎“不过脑子”。

25、还有就是青春期期间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处于“多事之秋”,孩子需要在这个阶段完成一系列繁重的任务:发展、优化和整合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确立自我身份,宣誓独立和主权,尝试掌控自己的人生;开始对性的探索,同时发展亲密关系和其它人际关系;学习情绪管理和冲动控制。

26、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内心常常充满冲突,情绪不稳定,因此调节情绪和管理冲动行为任务繁重。

27、家长如果不能察觉孩子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及时调整对孩子的教养方式,适度放手,接纳孩子的情绪,帮助他消化一部分他难以消化的东西,和孩子共同承担成长中的风险和压力,冲突就会叠加爆发。

28、只有弄清楚孩子不上学背后的东西,倾听和理解孩子,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支持,协助孩子消化大量的负性情绪,当孩子的处境改善时,他就不需要死死抱住“有毒”的防护措施不放了,心理能量就无需再做恶性消耗,可以收回到他自身的发展之路上。

29、到那个时候,不管上学不上学,他的人生都是值得期许的。

30、?读书无用论。

31、如果在孩子身边长期有一个长辈,不断的向他举例,证明读书是多么没用的事情。

32、长期被读书无用论熏陶的孩子,往往对学习也没有什么兴趣。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